第(2/3)页 一旦发现不按照律法走路的,居然还要罚款。 不过时间久了之后,京城的百姓开始养成习惯。 因为路很宽,两边划了走路的线。 中间就给马车和快马经过,以前总有马跑的太快,撞人的案例。 自从这个交通律法出台之后,撞人的案例就少太多了。 至于撞到人后怎么办,怎么处理,也有相应的律法。 当百姓们发现这个东西居然这么实用的时候,一个个也就不排斥了。 因为有沙俄的几十万俘虏和东瀛的几万人当劳工,每天都能生产出很多的原料。 大明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,总算是把水泥路接通了百分之五十。 后续还是一个大工程,不过这个大工程,速度只会越来越快。 各个城市,也开始效仿京城,按照京城的方式给他们的城市铺路。 有钱的直接铺,比如大同府,还有距离京城比较近的那几个城市。 那几个城市都和京城有贸易往来,所以,他们的经济能力都不错。 而不怎么样的,哪怕是借钱,也要开始铺路。 因为但凡铺路的城市,经济都开始增长了。 而他们这些没铺路的,不管怎么鼓捣,都没什么动静。 显然,铺路对于能够带动一个城市的经济,非常重要! 于是,大明的所有城市都开始了铺路。 京城的百姓们来来往往,突然,远处的鸣笛声传来。 百姓们都纷纷离铁轨远远的,没一会儿,一辆黑漆漆的车就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。 这车似乎是被火烧的多了,很多很多的灰。 车厢有三列,并不多。 不管蒸汽机多的多大,似乎速度也只能提升到这里了。 不过速度提升不快到也没什么,对于他们来说,这种速度相比于以前的马车,已经快的多的多了。 而朱慈烺,是真正的让此刻的大明百姓,过上了和之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。 不过对于火车,火器局似乎并不太满意。 他们总想把火车给继续改良一下,改良成朱慈烺理想中的样子。 第(2/3)页